一副刑架前。
往日威风八面的上官锦被绑住手脚,遍体鳞伤的模样,奄奄一息。
元博冲过去,阻止了正在用刑之人,并连喊了几声“魏公”。
上官锦耸拉着头,似已昏厥,无力抬头。
元博随即盯着面前的人,冷冷道:“你想做甚?杀人吗?”
眼前此人名叫武昭青,也是大理寺丞。
大理寺设有一寺卿,两少卿,三寺正,左右寺丞。
寺卿自不必说。
两大少卿一人管官家大案,一人管民间缉查,各执左右丞,相当于寺卿的左右手。
寺正乃文官,没有缉查权,只管法度审核,派缉捕文书,原则上比寺丞高半级,一般涉及三司会审,不是很大的案件,都是寺正代表大理寺出席。
寺丞相当于“队长”,分左右两队。
元博升官,便是升任左丞。
武昭青,却是执掌右丞已久,比元博资历要老得多。
见到元博有些不悦的质问,武昭青冷哼一声,不紧不慢道:“我想做甚?呵呵,元大人莫非忘了?寺卿的交代是让我们左右丞联合办案,人虽然是你抓,但按理本官也有权过问,不是吗?”
元博冷冷道:“过问可以!但没叫你屈打成招。”
武昭青冷笑:“元大人是在责怪本官?说起来,我也是在帮你。此贼嘴硬,不用点手段,如何让他认罪伏法?再说了,陛下已经下旨秋后处斩上官锦三族,君无戏言,此决定断然不会轻易更改。是否屈打成招,又有何关系?”
“不轻易更改,不代表绝对不会。兴许明日陛下就会将此案发回,重新调查。魏国公若是冤枉的,官复原职的话,你如此对他,可想过后果?”
“是吗?那你就得求神拜佛陛下不要改变主意了。人是你抓的,公主是你救的,人证、物证也都是你找的。上官锦若定罪不成,你就该担心自己的小命了。哈哈…”
武昭青此言,不无幸灾乐祸,故意危言耸听的意思。
说完,便转身离开。
刚走两步,又回头道:“对了,最近京城不大太平。我听说元大人此前大意落水了?可得小心啊,落水还好,下次要是落崖,可就粉身碎骨了。”
元博闻言,面色冷峻。
武昭青此言是在暗示元博落水之事有蹊跷?
这也间接证明了元博此前的猜测没有错,前身酒醉落水,果然不是简单的意外。
上官锦被诬陷,背后可能盘根错节,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而元博早已被卷入其中。
武昭青此人并不简单,城府极深。
大理寺右少卿空缺已久,以武昭青的资历,本该顺位而上。但不知为何,万宗德一直不肯松口,有些故意压制他的意思。
如今,元博凭借此案升任寺丞,便算是武昭青的直接对手。故而,眼下对他并没有任何客气所言。
武昭青走后,元博让崔三稍微给上官锦松绑,并给他喂了点水。
上官锦醒后,见到身旁站着一个身穿大理寺官服的青年人,目光怨毒道:“狗腿子…打够了?老夫还活着,要杀要剐尽管来。”
元博道:“上官大人稍安,元博此来并非为了逼供。若你有何冤屈,大可与我明说。我必会帮你。”
上官锦冷笑了一声,死死盯在元博身上,随后道:“我认得你…你便是在老夫府中搜出公主之人。呵呵,眼下你来跟老夫说有何冤屈?公主是你主子联合我府中的叛徒送进去的吧?何必惺惺作态?”
元博语塞,他虽不知公主为何会在魏国公府中,但显然上官锦将他视作了幕后之人一党。
顿了顿,元博才复而开口道:“此事复杂,一时间也无法说得清楚。但我请大人相信我,我此来并非为了加害。”
“呸!少在此故作好人,你们留老夫一命至今,不过是为了从老夫口中得知那件东西的下落,对吗?死心吧!老夫愿赌上三族性命,也不会吐露半字。”
“那件东西?是何东西?大人的意思是构陷你之人,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
上官锦轻笑,却也不再说话,一副悍不惧死的神态。
从上官锦的话中不难看出,他之所以被人构陷,显然是身上有什么东西引来了幕后之人的觊觎,类似于怀璧其罪。
而他口中的“那件东西”,必然极为重要,且关键。
但上官锦此时并不信任元博,不愿多说,倒也是情有可原。
元博知道再作纠缠,也无济于事,便打算暂时放弃在上官锦身上找突破口。
让崔三找来两个“自己人”守住上官锦,以免再受武昭青毒打后,元博离开了诏狱。
刚走出诏狱门口,崔三便说道:“上官锦倒是骨气十足,却是用错了地方。头儿你是要帮他,他却不愿相信。那接下来,咱们该如何查起?”
元博笑道:“他是我抓的,受了冤枉,不愿信我,这是人之常情。我虽未实质参与背后之人的构陷,却也被人当了枪使。这口气,我是必然要出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