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读了一遍标注为武则天写的诗,嗯,偈子,对孩子说道:“你知道吗?很多人传得玄而又玄,说这几句是武则天在八十卷《华严经》翻译完成后,武则天题在《华严经》上的。说什么《华严经》翻成之后,武则天初阅《华严经》时,因体会佛法的高妙稀有,非常欢喜,有感而发,给这个大经题了一首开经偈,这就是我们刚才讨论的四句。我不认为是武则天信手而作。”
“为什么?”孩子问。
“武则天很有才华,做事也很果决,还有一些一般人认为的任性。”我说,“但是,作为政治家的她,其实是很沉稳的。这是我对武则天的基本判断。基于我对她的这些判断,我相信,武则天不会随随便便题写一个偈子在《华严经》上。这个偈子,一定是在此前已经筹谋很久、反复修订之后的。”
“怎么看得出来?”孩子追问。
“《华严经》是这部经书的名字缩写,这部经的真正名字叫《大方广佛华严经》。”我说,“大,是指范围,也就是包含的意思。方,是指规矩,也就是轨范的意思。广,是指程度,也就是周遍的意思。大方广的意思结合起来,就是总说一心法界的体用,广大无边。佛,是证入大方广无尽法界的人。华严二字,华,就是花,是成就万德圆备这一果体的因行譬喻,也就是对因果关系的譬喻。佛与华严结合,就是通过展现因位的各种各样的行为,用来严饰佛果的深义。”
说到这里,孩子明白了:“因果,就是因为,所以,《华严经》就是一本讲因果的经书?”
我笑了:“对,这个书名的大致含义就是有‘花’这个因才有‘花的果’这个果的含义。”
因果是佛教很重视的一个概念,《华严经》的书名,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说明这本书很重视的是对世间万物对立统一这一因果的说明和诠释。具体到这本书,它的观点强调,整个世界都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的显现。为了证明这一点,书中用四法界的理论加以证明。在书中提到了海印三昧,以此描绘描绘圆融无碍的最高界境佛。总体上来说,《华严经》重点阐述了法界缘起的世界观和圆信、圆解、圆行、圆证等顿八佛地的思想。如果抛开它是佛教经典,仅仅从内容组织来看,书从相互对立的矛盾物间可看出其统一性,表述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我读《华严经》还很少,感谢龙泉寺在知道我研究义净之后,给了我支持。但很惭愧,我现在还没有很好地领悟其中的深义。
“我记得你曾经去游学,游学的时候去过洛阳?”我问孩子。
“是的,我们去了龙门石窟。”孩子说,“那里有很多大佛。”
“那你一定看过那尊大佛,嗯,卢舍那佛像。”
“看到了。”孩子说,“那佛像非常庄严。”
“学者研究认为,那尊佛像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来雕凿的。”我笑着说,“这种可能性确实很大。《金石萃编》卷七十三有一篇文章《奉先寺像龛记》,那篇文章里对卢舍那大佛的雕凿起因有记载。咸亨三年,当时武则天还是皇后,卢舍那大佛开始雕凿。据说,武则天当时为支持卢舍那大佛的雕凿,捐助了两万贯。”
“《华严经》不是讲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为什么要讲武则天支持卢舍那大佛的雕凿?”孩子不解。
喜欢义净传:飘着飘着到印度请大家收藏:(m.aihaowx.com)义净传:飘着飘着到印度爱好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