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先生的书房非常大,估摸着有上百平方,布局也很精巧,像个图书馆。
贴着实体墙的都是书柜收藏架,还有巨大的窗户,窗前是一张大书桌。
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宽阔的海面,对面则是繁华的香江高楼,视野的确一流,每晚都可以欣赏灯光秀。
马可和金庸聊了很久,从生意到小说,以及未来的拍摄计划,总得来说,相谈甚欢。
“有很多人都跟我说,喜欢我的书,但其实他们都没看过,或者没看懂,只有马先生讲起人物来滔滔不绝。”金先生夸奖道。
主要马可舍得砸钱制作,央八套承诺4000万,已经创下投资之最,但马可却说将来可能会投资数亿拍出真正的经典。
但让金先生一辈子的心血,全部独家授予马可,心中多少有些不安。
他也不是那么缺钱的,因为退休年纪到了,逐步抛售明报集团的股份,也有五六个亿港币的净资产,排香江富豪榜第60位。
“金先生,我之所以想要全部授权,就是担心拍滥,反复的粗制滥造只会造成审美疲劳,之后不管怎么拍,也不会有新鲜感,仅有特效是不够的,您看《魔戒》,一直都没人敢拍,拍出来就是绝对的精品。”马可说道。
武侠的没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新东西,天天盯着那几本书反复薅羊毛,也改不出啥名堂。
实在没办法了,就找几个小姑娘编剧,改成死人脸偶像剧,甚至是搞基腐剧,看着能不腻吗?
“我跟马先生说实话,我的书,是没法跟《魔戒》比的,这个我心里有数。
当年我办报纸连载来着,为了讨好读者,多卖点报纸,几乎是每天要手写五千字,十几年写了15部小说,近千万字,以量取胜,其实蛮痛苦的。
如果我出差,就只能找别人代笔,经常写到后面都记不清前面的人物关系性格,连配角名字都可能记错。
所以有很多瑕疵和漏洞,我也一直在修订,但不管怎么修还是偏娱乐性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华夏文人几千年来都很苦,也不受尊重,没有人把文学当回事。若是考不了功名,便只能靠每天拼命写点不入流的话本小说,才能勉强维持家庭生活这样子。
从还珠楼主到王度庐皆是如此,这种情况下,很难去做结构和风格的创新,生活压抑自然想象力匮乏,哪怕是写神魔幻想题材,也依然带着无法抹去的现实怨气。”金庸说道。
大家都知道连载文,仅每天的任务就很头疼,哪有时间去研究更高层次的东西,尝试都不敢的。
金先生的书大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还有就是不同于北派五大家,他采用现代通俗文学技法,阅读起来更赏心悦目。
那个年代华夏通俗文学作品极度匮乏,他就是靠武侠撑起《明报》的销售,慢慢做大。
马可仔细聆听着老先生的讲话,非常谦虚地说道:
“我的想法是,您的作品20年拍一次就够了,无法超越的那种,比如我可能会采取欧美剧集制作模式,采用季播的形式,每年最多不超过15集,每集时长一个小时左右。
故事上,我可能会将您所有作品的时间线做个梳理,列出英雄谱,编写江湖史。
比如从《天龙八部》北宋开始,到南宋《射雕三部曲》,再到明朝《笑傲江湖》《侠客行》,清朝《鹿鼎记》,一直延续到《白马啸西风》。
每个英雄都曾少年窘迫,一步步崛起,同时随着时代落幕,甚至死亡。
每个英雄都有属于自己的传说,都有属于他们的时代,被后来人瞻仰,就算武力越来越弱,但武侠精神依然在华夏大地传承。
比如郭靖守襄阳家人战死,比如张三丰在少林山下遇到寻找杨过的郭襄,之后开宗立派,创建武当和峨眉,转眼百年,张无忌出生。
若想做成英雄史诗,就得展现人物的命运,他们是时代的悲歌。
我会高规格制作,无论是剧本、特效还是配乐,都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平,比如这次给《卧虎藏龙》配乐的谈盾,估计有希望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他对华夏音乐很有研究。”
马可滔滔不绝地分析,罗雯雯和李佳欣听得云里雾里,尤其是李佳欣,武侠片嘛,就是图个打打闹闹开开心心咯,搞咩史诗呢。
金庸老先生听着心里一咯噔,整个人都被吸引了,他竟然被马可说得心动了。
目前他都是严格要求按照原着来拍的,但总觉得差点意思,除了打打杀杀,动人之处真的不多,一点不走心,远不如看书来得痛快。
书里他还能时不时的点拨读者几句,或者凭借高超的文采,令读者遐想连篇。
但电视剧没法这么拍啊,只能在花里胡哨的武功上动心思,还有就是屌丝崛起,比武时装逼打脸。
当年写这些小说的时候,金庸想了很久要不要交代人物结局。
但他发现只要交代了,读者就会流失,甚至挨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